記者李喬智/台中報導
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指的究竟是什麼?碳盤查到底該怎麼做?盤查完緊接著還得碳優化?永續報告書又該怎麼寫?這幾年除了疫情之外,最令企業感到糟心的莫過於永續發展議題了。
基於維護地球環境,人人都知道ESG的重要性,然而實際上如何付諸行動?相信大多數人都還在摸索,即使是歐美日等先進國家,也是近期才逐漸有了共識,全球首套對接市場機制的永續揭露準則S1號(永續相關財務資訊揭露之一般規定)及S2號(氣候相關揭露),也是在今年的6月才終於誕生。
釐清現況就不會再有碳焦慮問題
「由大學來擔任協助中小企業永續轉型的角色是最適合的了。」勤益科大陳文淵校長表示,大學內部有研究ESG的師資,也有期待能在實作中學習成長的學生們,再加上可以快速匯集產官學等各路資源的特性,當然也就能在最短的時間及最合理的成本之下,輔導企業踏上永續轉型的坦途。
以勤益科大為例,除了自2020年起陸續成立「碳中和中心」及「永續發展中心」,開始提供永續相關諮詢及輔導的一條龍服務之外,更推出有利於企業快速了解自身現況的「快速盤查表」,一張表填完之後,就能釐清後續的轉型進程,能不能執行碳盤查、該從哪裡開始著手碳優化,全都會變得一清二楚。
在累積了近百件個案之後,陳校長歸納出目前企業進行碳盤查及碳優化時,最容易遇到的幾個問題:
- 溝通落差:內部人員的專長、職掌及經驗都各不相同,當然也就容易會有觀點不同所帶來的衝突。
- 協調困難:各部門難以做到資訊統一,更遑論後續的配合協作。
- 數位轉型:ESG是持續性、不斷循環的工作,若無法數位化管理恐怕難以做到,因此永續轉型往往也伴隨著數位轉型。
- 人才短缺:目前高等教育端尚未出現專門培育ESG綠色人才的科系,面對產業界大量的需求,難免出現人才青黃不接的情況。
培育真正能夠協助企業永續轉型的綠領人才
為了培育更多真正能夠協助企業提出ESG永續報告書的綠領人才,勤益科大一方面擴大兩大中心的服務案量,讓學生們有更多機會跟著老師到企業去實作;一方面則以經費補助的方式全力支持校內老師去上實務課程,藉以取得碳足跡盤查師、氣體盤查師等相關證照。
「目前已經有將近70位老師取得了認證,他們都是培育永續人才的種子教師。」陳校長強調,目前兩大中心的輔導量能大約是每年100間企業,每件個案都會至少加入2名學生共同參與,意謂著勤益科大在往後的每一年,都可以培育超過200位具有碳盤查能力的人才,一起為台灣整體的永續轉型做出貢獻。
※報導授權自ESG TIMES:https://www.esg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