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文博/台南報導
十五年一度的珍稀天象——「土星環消失」來臨,台南一中天文社舉辦講座與觀測活動,展開一場結合觀星與教育的服務學習行動,歡迎市民朋友一起來追星;土星擁有太陽系中最壯觀的行星環系統,對地球觀察者而言,土星環的角度與亮度會隨時間變化,今年三月,由於土星太接近太陽而暫時無法觀測,但十一月將再次現身,屆時,土星、衛星與環帶幾乎呈一直線的「串丸子」景象,將是肉眼與望遠鏡都難得一見的天文盛宴。
更令人興奮的是,天文學家近期發現了新的彗星——C/2025 A6(Lemmon),又名「檸檬彗星」,預計於十一月初接近太陽,亮度約四至五等,有望以肉眼可見,當晚還能見到農曆十二的「盈凸月」及多顆小天體,屆時由社長邱胤軒帶領,參與者將可親手操作多種望遠鏡,親眼捕捉這難得的星空瞬間。
本次活動將於11月1日舉行,分為兩個部分:
第一場為室內講座《消失的土星環》,於11月1日下午2點30分在臺南一中校內舉行,由天文社社師顏鴻選主講,介紹土星環結構、形成與消失的天文原理。因座位有限,需事先報名,有意參加室內講座的民眾,可至臺南一中天文社Facebook粉絲專頁「星天日和」(http://facebook.com/redscosky)報名登錄。
第二場為戶外觀測活動,於11月1日晚上6點30分至8點30分,地點在安平觀夕平台,將由臺南一中天文社、臺南女中天文社同學共同帶領民眾現場觀測「土星環消失」與「檸檬彗星」,並由星空導覽員每場次進行15分鐘導覽。本場活動自由參加,無需報名,歡迎市民朋友攜家帶眷前往安平觀夕平台,一同見證夜空中最奇幻的「土星環消失」與「檸檬彗星共舞」。
負責籌劃本次活動的南一中天文社大學長——朱恩立醫師(承恩中醫醫療體系總院長)表示,去年曾於安平海邊辦理「尋找彗星的尾巴」,但因天候不佳未果,今年天文社的同學們一直懷抱「捲土重來」的念頭,因此決定以「土星環消失」為主題,再次出發。
指導老師顏鴻選表示,「觀星不只是抬頭仰望,更是一次與宇宙的對話;而天文社的精神,就是要讓更多人感受這份對天空的浪漫與好奇。」透過這次活動,台南一中天文社不僅延續了對星空的熱愛,更展現了學生在科學探索與公眾教育上的熱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