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雖錯過農曆七月檔期,國片《泥娃娃》仍在十月持續掀起鬼片熱潮,勇奪十月第一周華語新片冠軍。導演解孟儒近日接受 DJ 金寶 Podcast 節目專訪,暢談這部結合民俗與現代科技的靈異新作,以及他從金馬剪輯師轉為導演的心路歷程。
片名《泥娃娃》的靈感來自監製在 PTT 上看到的「恐怖童謠票選」,〈泥娃娃〉高居第一。詭異歌詞啟發導演以陶土製成等身嬰兒大小的娃娃道具,成為電影象徵。解孟儒笑說,《泥娃娃》原本規劃中元節上映,但因後期要求嚴謹,因此延檔至十月。「我發誓以後對每位導演都要更好。」他感性地說,過去當剪輯的時候,常嫌鏡頭不夠。直到親身拍片才明白每一鏡背後都凝聚眾人心力,也是這份體悟讓他更珍惜每個畫面。這次拍攝《泥娃娃》的幾乎所有鏡頭多數片段都被完整保留,只刪去一點點片段。
▲《泥娃娃》劇照海報。(圖/天宇電影提供)
DJ 金寶認為,台灣與鄰近的泰國一樣擅長鬼片,而《泥娃娃》是「非常跟得上 2025 年代」的代表。導演認為東方文化對「鬼」的詮釋更細膩豐富,希望透過新技術延續這份情懷。片中運用 IP 攝影機與 VR 虛擬實境,呈現「科技也會撞鬼」的概念。導演更分享本片的靈感來自育兒經驗──家中嬰兒監視器半夜自動轉動,讓他毛骨悚然。DJ金寶甚至打趣提議下一部拍「靈異電動車」,探測雷達出現「看不見的行人」。
楊祐寧在《泥娃娃》中飾演 VR 工程師,而女主角蔡思韵則飾演陶土修復師,為了陶土修復師這個角色,劇組特別前進台南尋求修復師指導,恰巧修復師也在懷孕中,蔡思韵就同時觀察孕婦生活狀態,讓表演更貼近角色。而張軒睿飾演的「少年道長阿森」打破以往道士老成形象,展現青春氣質卻深藏法力。他親赴道場訓練十天,連練習用符都恭敬帶回給師父處理。導演笑稱:「他真的有靈。」
導演坦言能邀到藝人鬼界代表「鬼王」陳為民驚喜客串演出,是自己看《玫瑰之夜》長大的夢想成真,還特別設計讓「鬼王被鬼嚇」,堪稱趣味與象徵並存的一幕。解孟儒最後表示,《泥娃娃》不只是恐怖片,更是一部「關於愛與連結」的作品。他呼籲觀眾支持國片:「讓每個類型都能被看見,讓恐怖也能溫柔地存在。」《泥娃娃》目前正在全台院線熱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