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辰卿/台北報導
在政府的努力下,台灣的生技產業從新興產業逐漸展現全球競爭力,已不再只是內需市場的參與者,而是積極布局國際市場球的競爭者。為此,北美洲台灣商會聯合總會攜手美國創投與生技產業領袖,策劃高層級國際媒合平台,於2025年9月19日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辦2025環球商務論壇,邀請具影響力的美國生技決策者來台與台灣頂尖新藥研發企業直接對話。除剖析全球生技醫療趨勢外,並商務交流活動聚焦於創新藥物技術開發、跨境臨床合作與策略性資金佈局三大核心議題。
主辦單位北美洲台灣商會聯合總會總會白越珠致詞表示,從自身在生醫產業25年經驗觀察台灣在新藥開發領域相當有潛力,如健永生技六月在美國成功掛牌上市即可知道,台灣生技產業要走進國際市場指日可待。她建議業者要掌握四大原則,首先要了解國際規範並用他們重視的要點如臨床實驗數據,才能讓其快速認識你。第二要建立跨國合作關係,尤其是中小企業資金不足與國際創投合作尤其重要。第三學會在世界舞台行銷自己,儘速把臨床結果發表在國際具公信力如柳葉刀等期刊。第四要有胸懷國際視野勇闖海外市場的野心。若能掌握這四大原則相信台灣不是生技產業的追隨者而可能是領導者。
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委員長徐佳青致詞表示,這是北美洲台灣商會聯合總會總會第四次舉辦環球商務論壇,每次都有不同議題,這次選擇生技產業顯示這項產業在國際市場的重要性。美國是全球最大市場,同時在醫療與再生醫學上也具領先地位,台灣生技產業若能與美國市場接軌,相信能借力使力有更快更好的發展。現在政府對於再生醫療精準醫療數位醫療等領域著墨甚多,相信再結合台灣資通訊的強項,對於提升台灣生技產業往國際發展必能有佳績。
衛生福利部政務次長林靜儀表示,為了推動生技產業站上世界舞台衛福部與經濟部和行政院其他相關單位正密切合作,鎖定生物相似藥/新藥開發/關鍵藥品等領域,希望透過法規鬆綁與加速審查並強化與亞洲和歐美市場的供應鏈的合作,相信很快就能將打造生技產業成為台灣第二座護國神山。
臺北市市長蔣萬安致詞時說美國是台灣第七大貿易夥伴,同時美國也是台灣第二大出口國家台灣關係相關緊密。臺北市作為首都有十大醫學中心、21家創業加速器、30所大學級的研究機構以及台北生技園區。不僅如此,臺北首創全國唯一的臺北生技獎,最近又與美國19個州政府舉辦2025台美城市產業商機媒合會,透過種種制度與活動對生技產業的研究與產業發展有巨大效益。
貴賓致詞後緊接著四場專題演講。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以新微笑曲線談台灣BIO-ICT的發展策略為主題,說明台灣在BIO-ICT的三大優勢與發展策略,建議生技產業在國際化過程中應以王道理論的利他為出發點與國際夥伴共榮共好才能實現台商在世界各地日不落國的願景。
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董事長以精準醫療與 AI 生醫策略為題,提出大健康產業下在診斷治療/預防醫學/長照等如何善用AI升級達到精準健康的目標。台灣生物產業協會榮譽理事長李鍾熙以鏈結台美生技生態系-台灣創新技術的國際媒合策略為題,發表演說剖析台灣生技產業生態系劣勢以及國際媒合機會與優勢。
上午最後一場則是MSRPS(馬里蘭州退休暨退休金制度)高級投資組合經理方志峯介紹美國創投業者來台看癌症新藥與再生醫學新創技術。從2025年製藥/生技創投區是談起,分析台灣製藥公司如何獲得美國創投資金的策略以及在美國業務發展與展望為業者提供具體實用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