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喬智/綜合報導
2019年3月,我因承接台中市民報的案子而有了採訪上銀集團總裁卓永財的機會,當時的卓董對於上銀為何落腳台中侃侃而談,但整段訪談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最後幾分鐘的私聊,卓董笑容滿面地分享著他對智慧農業的看法及投入,甚至請我吃了據說十分養生的黑蒜,那個當下我還不知道上銀的接班布局(同年6月正式宣告小卓董卓文恒接棒),但現在回想才明白過來,卓董所分享的個人未來規劃,不就是近期受到熱議的「第三人生」嗎?
什麼是第三人生大學?
第三人生的概念是由愛爾蘭成人教育學家凱利(Edward Kelly)所提出的,主要是因為醫學科技進步、人類平均壽命延長,使得原本理應安享晚年的退休生活,轉變成為發展真正興趣、持續貢獻自我的第三人生。「第一人生是求學階段、第二人生則著重於家庭與職涯,至於第三人生要如何開展,必須要提前規劃,並且學習成長。」這就是凱利對人生階段的重新詮釋。
▲上銀集團總裁卓永財在正式交棒前就開始規劃自己的第三人生。(圖/李喬智)
我們以凱利的標準來看台灣的現況,自2008年勞工強制退休年齡延長至65歲之後,多年來並沒有再做更動,直到2024年7月立法院三讀通過勞基法第54條條文修正案、「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促進法」部分條文,放寬年滿65歲勞工強制退休的限制,等於解禁了勞工年滿65歲即強制退休的規定。
意思就是,台灣人在65歲之後,可以選擇繼續留在崗位服務,也可以告老還鄉、頤養天年。從客觀的角度來看,從65歲到平均壽命80歲還有15年的時間,因此,相信接下來每個人都會面臨這樣的問題:「如果到了退休年齡社會還需要我,但我又不想繼續做原本的工作,還能有什麼選擇嗎?」對此,教育部提出了解方,那就是「第三人生大學」。
收學分費、提供學位學程證書
基於高齡化及少子女化對於勞動人口結構所帶來的改變,教育部在2025年1月正式啟動「第三人生大學試辦計畫」,首波邀請38所大專校院參與,學校端將會開設「全人健康」、「生涯轉型」及「社會連結」等三大類型課程,規劃12-18學分的學習菜單,優先招收年滿55歲的學員,想要拿到學分學成證書的,就跟現在的大學生一樣,繳交學分費、老師會點名,當然,上課要認真。等到順利拿下第三人生大學的學分證書,就可以藉此到理想的工作環境求職,以不同的身分或專業回到職場。
▲金門大學辦理樂齡大學已有5年經驗,接下來將以第三人生大學來做銜接。(圖/李喬智)
金大、輔大兩校校長的看法
首波入選試辦學校的金門大學,原本自2021年起就有「樂齡大學」課程,社區長輩們只要繳交5000元的學費,就可以上一整年的課,內容涵蓋健康、生活、運動、身心靈、藝術,甚至是島嶼永續等,凡55歲以上的長者,不限學歷,只要行動自如且識字,都可以報名就讀,跟第三人生大學的訴求相差無幾。
「樂齡大學很受歡迎,不少學員都說捨不得畢業,現在我們將展開第三人生大學的試辦,可以很好地做個銜接。」金門大學校長陳建民表示,人口超高齡化現象在金門特別嚴峻,再加上落籍的青年人口漂到本島工作的人數相當多,未來許多產官學各領域的計劃要推動,勢必需要高齡長者的投入;再者,陳校長認為計畫名稱既然是第三人生「大學」,那就要有大學的樣子,友善且舒適的學習空間、符合產業需求的教材及教學設備等,都是最基本的條件,作為在地唯一的大專院校,金門大學將肩負起責任,為想要學習的高齡長輩打造最佳場域。
▲輔大與國際創新長壽社企(TICA)施振榮董事長簽署MOU深化合作,也是為了超高齡化社會做準備。(圖/李喬智)
輔仁大學校長藍易振也是極力推崇第三人生大學的高教領袖,曾在澳洲西雪梨大學任教多年的藍校長表示,歐美國家其實在多年前就已經開始推動第三人生的學習成長,然而亞洲地區對此一概念還相當陌生,因此他也期待接下來藉由教育部登高一呼的推廣,能夠扭轉退休觀念,讓「終身學習」更加具體化。藍校長強調,輔大具有12個學院,系所豐富多元,高齡族群想要學什麼,在輔大都可以找到對應的專班及資源。
除了金大與輔大之外,其他30多所學校也都為第三人生大學試辦計畫做足了準備,相信在2028年大退休潮(預估將有超過35萬人在2028年屆齡退休)來臨之前,第三人生大學將能更加成熟、做出特色,讓高齡長者在樂齡大學、社區大學及推廣部課程之外,多一個學習成長且真正能拿到學位、重返職場的好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