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俊育 / 新北報導
新北市政府水利局以「智慧防汛打造新北韌性城市」專案,勇奪2025年「天下城市治理卓越獎」環境保護組首獎,成為全國唯一獲獎的水利單位。(19)日於市政會議中,水利局長宋德仁代表團隊,將這份殊榮獻給市長侯友宜,新北用AI守護市民,從防洪導向的城市治理模式,進化成「不怕淹」的韌性城市。
宋德仁指出,其實智慧防汛平台很難讓大家看見它的價值,對市民來說,平時可能無感,因為它默默在背後運轉。但對水利局的防汛決策而言,它讓判斷更快、反應更精準,爭取到的每一刻,都可能是守護市民安全的關鍵;防洪安全的背後面對的是龐大的資料整合、即時運算與決策壓力,要把這樣一個系統,轉化成有溫度又能被看見的參獎作品,真的非常困難。

▲新北水利局勇奪2025「天下城市治理卓越獎」環境保護組首獎,水利局受獎代表副局長張修銘(右)與頒獎人成功大學林子平教授(左)合影。(圖/新北市水利局 提供)
宋德仁補充,這項成就得來不易,從2019年開始,水利局努力了6年時間整合各個水情系統、AI導入、智慧判斷擴展等階段,才打造出今日的智慧防汛平台,而這平台厲害之處,在於每分鐘能處理超過6萬筆水情資料,並透過AI分析與決策,同步推播本局防汛人員及29區公所,還能自動協助抽水站判斷何時預抽,如今只要一支手機就能掌握全市水情,且在平台上線後,防汛應變時間平均提前2小時以上,成功讓「被動」變成「主動」。
宋德仁進一步說明,除了智慧防汛平台外,城市滯洪建設同樣亮眼,全市16座抽水站預抽機制,可先騰出57.8萬噸滯洪空間,另與9座透保水校園合作建置3.69萬噸容量,能與平台遠端連動,進行多次排空操作,提升整體防洪效率。且早在2016年,新北就率全國之先制定「透水保水自治條例」,讓開發基地都要設置透保水設施。新北創造近300萬噸滯洪量能,結合科技應用與創新,展現「韌性城市」的具體行動力。
今年共有22個城市、171件專案角逐「天下城市治理卓越獎」,新北以創新防汛思維與全方位實績脫穎而出。宋德仁局長說,這是全體防汛夥伴共同的榮耀,也代表新北在智慧防災領域領先全國。未來,水利局將持續精進AI與大數據應用,讓智慧防汛不斷升級,確保市民面對每場降雨都更安心。










